首页 外汇 > 正文

商务部:前5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实现“双十”增长

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1-5月,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7266亿元,执行额466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1.9%和14.6%。其中,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29亿元,执行额263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3.2%和11.1%。

从业务结构看,1-5月,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(ITO)、业务流程外包(BPO)和知识流程外包(KPO)执行额分别为1157亿元、477亿元和110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.2%、11.2%和21.7%。

对此,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分析,总体来看,前5个月,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呈现快速反弹之势,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均回归两位数增长区间,承接离岸业务的合同额和执行额实现开年以来的首次“双十”增长。可以说,我国服务外包正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中走出,稳步恢复常态化、高增长发展之路。

谈及原因,郑伟认为主要有三点:

一是随着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重点服务外包企业聚集区域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,社会面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服务外包企业得以加速复工达产,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复苏之势。

根据商务部的数据,1-5月,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3683亿元,执行额2413亿元,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9.2%和91.4%。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830亿元,执行额1361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0.5%和12.1%,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4.3%和51.6%。

二是面对疫情冲击,国家层面快速作出决策应对,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。例如,不久前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》中提出的税款返还、减免房租、金融支持、缓缴社保等政策均极大惠及服务外包企业,这些都成为了推动广大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复苏的重要推力。

从1-5月的数据看,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均实现了业务增长。其中,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766亿元,占全国29.0%,同比增长34.6%,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3.5个百分点。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234亿元,同比增长10.3%,占全国46.8%。

三是随着国外企业逐渐复工复产,业务需求大量恢复。中国作为服务外包产业大国,加之近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,已深深嵌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链之中,成为越来越多发包国开展业务合作的首选,离岸业务的合同额和执行额快速回升也就不难理解。

以下这组数据也可说明这一点:1-5月,我国承接中国香港、美国、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601亿元、519亿元和352亿元,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5.8%。我国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30亿元,同比增长8.5%,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23.9%。

在稳定增长的背后,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亦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。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海淀服务贸易与外包企业协会了解到,在近期协会对企业的相关调研中,企业反映的困难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复杂多变、数据跨境流动合规风险增大、人力和办公成本上升、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、人才引进门槛高、高新技术研发费用高、汇率波动风险等。

在此背景下,接下来,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应如何着力呢?

郑伟建议,在政策层面,一方面,在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》的基础上,各地各部门应加大调研力度,针对服务外包企业轻资产、规模小、资金少、人力成本高等特点,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,重抓政策落实,让政策真正成为解决服务外包企业复工复产进程中痛点、难点、堵点、卡点的“及时雨”。另一方面,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,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数字技术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工业设计等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,助力服务外包企业拓宽市场渠道,加快发展步伐。

郑伟特别提到,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,37个示范城市承接离岸业务的合同额和执行额均占总额九成左右,应加快示范城市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、体制机制创新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,在拓展海外业务方面发挥各自特色,形成发展合力。

标签: 我国企业承接服务 外包合同额 双十增长 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

精彩推送